【96學年度第六場】領導與永續發展

2018-12-12
Blog Single

時間:97年06月24日(星期一)13時-15時 
主講人:李吉仁教授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講題:「領導與永續發展」 
地點:教學研究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

        作為一個以學術發展導向的學校組織,如何有效地運用管理與領導理念?此次「人文講座」即邀請EMBA執行長李吉仁教授,蒞臨台藝大進行「管理與領導發展」講座演講暢談此項議題。就企業組織的發展來說,需要面對快速而複雜的環境變遷,在變動急遽的競爭下,對於管理策略的需求較大;相較之下,學校組織所面臨的環境變動較小,比較沒有迫切的需求,或許就短期內的校務發展來看,可能沒有多大的問題,但若是在長程規劃發展之下,仍舊需要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法則。

        李吉仁教授引用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的理念說道,一個企業組織的優勢競爭力,除了技術、專利、行銷、資金等因素之外,更重要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才是企業組織能夠永續發展的重要優勢;否則,企業再如何的擴張發展,都將會出現阻礙的瓶頸。所以,真正的有效競爭優勢,是取決於管理者的經營態度,以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競爭力的關鍵來自於高素質的經理人,經理人需要具備兩項重要的能力:一是能創造出大於各部份總和的真正整體—即「綜效」(Synergy),所謂「綜效」是指創造整體價值大於個體價值之總和,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也就是在具有共同目標、欣賞彼此優點的前提之下,以組織團隊合作的概念,共同創造出所需要的最佳整體成效。

經理人的另一個重要的能力,是能夠調和決策行動下的長期與短期需求,因為每個決策依據考量的不同,都有長期與短期的需求差異,前者較著重於組織利益,後者較著重於個人利益,但如何能兼顧兩者所需,則是考驗經理人的調和與決策能力,而一位傑出的經理人,則應該以長期的目標來說服短期的需求。在整體決策過程中的影響要素,則為:是非、利害、個人好惡,領導者必須以組織的利害為優先考量,同時懷抱著熱情來改變既有僵化的環境。

對於成功領導者的特質,是要以影響別人的意願進而達成目標,而領導情境模式則提出了四種領導方式做為參考:告知(Telling)、推銷(Selling)、參與(Participating)、授權(Delegating)。就被領導者而言,主要是依據能力與意願兩種條件的差別,再予以不同的方式來領導:第一種人能力低,意願低,就必須以告知(Telling)具體的工作內容,引導完成目標;第二種人能力低,但意願高,就必須以推銷的方式(Selling)來加以勸說、說服;第三種人能力高,意願低,就要採取參與式(Participating)的方式,加以激勵並解決問題;第四種人能力高,意願也高,就以授權方式(Delegating)直接交付工作。因此,領導者只要依照情境差異,善用這四種領導方式,即能展現個人的領導魅力。最後,比別人更有自信,並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更是一種領導者獨特的特質。

        若將管理與領導模式應用在學校發展上,可以看出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培養訓練有潛力、有意願的學生,遠比培養聰明的學生來得重要,因為前者可以具有跳脫既有框架,啟發創造的諸多可能性,所以學校不該只是單純傳授、訓練技能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誘發創造、想像的思維能力,以達到成為卓越大學的要件。

        藉由李吉仁教授的演講內容,除了瞭解組織的管理與決策過程,並成為優秀領導人的各項特質之外,其中更能讓我們反思,作為一個專門的藝術大學,如何培養藝術領導人才、改變藝術環境、創造藝術奇蹟,進而擁有優勢的競爭力,都應該是學校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文/連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