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簡介

成立經過

  1. 本校人文學院是由「共同教育委員會」擴大改制而成的,共同教育委員會於九十一學年度配合學院改制大學而成立,當時委員會僅設置通識教育中心、教育學程中心、體育教學中心等三個教學單位。九十五學年本校成立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含博士班),九十六學年成立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為了進一步強化優質人文素養,深耕人文教育,擴大人文精神的影響,乃在黃光男校長、張浣芸副校長的規劃下,於九十六年九月一日成立人文學院。
  2. 藝術學習與人文涵養原本即是互相發揚的,藝術固然有基本特質,但其相關能力,如創造力的激發、想像力的滿足、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以及和諧圓滿的追求等,卻有賴人文精神的蘊化。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社會變遷、生態環境的改變、地球村的形成、藝術與科技的整合、多元文化,以及對各族群、社區文化的尊重,使藝術創作與文化涵育的結合更深,此乃本校設置人文學院的宏旨所在。
  3. 本校人文學院的成立,除前述構思外,另有其特殊意義,因為本校除了原有的美術、傳播、設計及表演學院外,再加上新成立的人文學院,將形塑完成一種整體和諧的知識組織系統,形成「人文藝術教育」的學術領域,符合未來二十一世紀冀望以人文美學、生活藝術,解決人類「疏離」問題的文化需求;亦可滿足教育部對整體藝術教育的規劃,當前國民教育所包含的七大學習領域中,即有「人文藝術教育」一項,本院除有完整的人文藝術教師的培育機制外,亦可向下紮根,擴大與豐富人文藝術精神,對國家藝術教育的發展,將有所貢獻。

 

現況

  人文學院下設有五個教學單位,分別是通識教育中心、師資培育中心、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含博士班)、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中華藝術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以及二個研究中心──藝文專案管理研究發展中心、中華藝術研究中心。105學年度起組織調整,體育教學中心獨立為體育室。中華藝術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於107學年度裁撤。未來將朝向「藝術教育整合」的目標發展,以成立研究所與研究中心為主,使人文學院成為與專業藝術教育統整的學術平台。

 

未來發展

  本院成立不及一年,即接獲九十六、九十七年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專案補助,有兩項教學卓越計畫由通識教育中心及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分別執行。通識教育中心執行的計畫名為「跨領域通識課程整合計畫」,該計畫於本院通識教育中心開設「創意寫作工作坊」、「口述史工作坊」,每一工作坊中各開設十門實作性課程,分別聘請具實務創作經驗的作家、藝術家上課,並敦聘黃春明先生擔任本校駐校作家,工作坊中的「口述史的傳記資料」課程,將擴大為「臺藝大校史建置研究計劃」;「板橋地區史蹟與文化」課程擴大成為「板橋地區史蹟導覽人員培訓計畫」;「口述史與藝術家的生命故事」課程,擴大成為「臺藝大藝術家族數位典藏網站建置計劃」。並成立「跨領域藝術整合研究中心」,期許跨領域的整合教學實驗,成為本校人文學院與其他專業學院合作的學術平台。

  另一由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執行的為「藝文專案管理研究中心」的設置計畫。在全球化社會下,藝術與文化形成一種無國界的交流現象,藝文活動所形成的各種經濟規模,也成為國家與地區「文化競爭力」的指標。本院基於藝文管理的學思辯證,為促進產學交流,提升藝文經營與管理人才的水準,於九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與台灣專案管理學會(TPMA)正式簽訂策略聯盟,並籌設「藝文專案管理研究發展中心」,希望能根植本校既有之學術資源,發展藝文專案管理的學術特色與整合的價值,研發其知識體系,建立教學與授證平台,以此達成推廣藝文活動專案管理之價值與觀念,目前該中心已實際運作,並展開教學及實施認證等實務工作。

人文學院成立揭牌  2007.11.14